产品系列
    螺旋藻科普
首页 - 保健科普 - 院士谈癌症:听听院士们如何预防癌症(下)
院士谈癌症:听听院士们如何预防癌症(下)

所属分类:保健科普    发布日期:2020/8/29     浏览人数:492
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万人,为了降伏这个恶魔,科学家们付出了极大努力。海怡康小编专门大家整理了六位院士对癌症的看法,今天继续学习郝希山、刘新垣两位院士的研究成果。


5、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希山
郝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现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防治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抗癌联盟(UICC)常务理事、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及名誉主席、美国外科学会(ACS)会员。兼任《中国肿瘤临床》、《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杂志主编。受聘日本昭和大学、久留米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英国邓迪大学名誉教授。

郝希山院士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综合性肿瘤防治体系有5个方面:一是建立全国性的肿瘤登记及流行病学调查体系,按照数学模型科学地制定一个系统;二是病因预防,即一级预防,包括戒烟、饮食、适当运动、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三是筛查与早期诊断;四是规范化、有效的治疗;五是患者生存与康复,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郝希山院士说,第一是降低发病率,第二是提高治愈率,第三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这是临床三级预防。目前世界认为肿瘤1/3是可以预防的,1/3是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的,另外1/3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改善。

郝希山院士最后说,肿瘤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携手,面对我国癌症发病率及致死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医学专业人员、企业单位等,需要紧急行动起来,集中资源和资金,尽快扭转我国癌症总体发病率及每年癌症致死率逐年上升的趋势!郝院士建议防癌饮食的基本原则应遵循:

第一、“粗”指粗粮、粗纤维类;

第二、“淡”指少食高脂肪、动物蛋白类,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控制盐的摄入,每人每日不超过5克;

第三、“杂”指的是食物类型丰富;

第四、“少”指食物摄入的总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应节制;

第五、“素”指新鲜蔬菜、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



6、科学院院士、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刘新垣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及细胞所、浙江理工大学刘新垣院士介绍,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肿瘤细胞内部的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清楚。这也使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抗肿瘤治疗新方案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单克隆抗体治疗、基因与病毒治疗、细胞载体的靶向治疗和新生血管抑制剂等多个癌症肿瘤靶向治疗方法问世。目前临床常用的化疗、放疗和手术切除等肿瘤治疗方法,都存在着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又会杀伤正常细胞的“弊端”,因此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对恶性肿瘤“定点清除”或称为“靶向治疗”的新思路,也就是说用针对性药物作导弹,瞄准癌细胞这些靶,然后有针对性的击毁。


抗体药物与化疗药物的结合为研制新型肿瘤靶向药物开辟了广阔途径,抗体药物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靶抗原的多样性,抗体结构的多样性与作用机制的多样性,可作为“弹头”的化疗药物的多样性。制备抗体药物的定向性,抗体药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可以定向制造,即根据需要制备具有不同治疗作用的抗体药物。可以针对特定的靶分子,定向制备相应的抗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弹头”药物。“有些治疗药物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有的还在临床前试验。”

由于抗体技术的发展,至今全球已报道的抗体有10多万种,其中基因工程抗体有1000多种,目前国际上已有500多种抗体用于诊断与治疗,其中8个是用于肿瘤治疗的靶向抗体。随着人们对肿瘤的基因及其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将凭借其特异性与靶向性,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癌症治疗的主攻方向。

刘院士认为目前全世界已有的癌症的基因治疗及癌症的溶肿瘤病毒治疗的两大策略,都是分别使用,疗效不佳,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称之为癌症的靶向基因。抗癌效果不是二者之和,而是增加了数10到100倍。我们将癌症的基因治疗与癌症的溶瘤病毒治疗二者结合起来构成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学说或策略,其方法是将抗癌基因插入到溶瘤病毒中而成,其实也就是OUGene治疗,但是其抗癌效果并不是1+1=2或10,而是增加了数10倍乃至100倍,这是由于溶瘤病毒可以复制,比如将IL-24基因插入到OVZD55中,就构成ZD55-IL-24,它的抗癌效果并不是1+1=2或10,而是增加了数十到百倍,所以它的抗癌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国际上过去只强调单一的溶瘤病毒治疗,曾经有人也加了基因,曾构建过OncoAd-cd/tk等等,但无人重视,后来被淘汰了。后来有人比较了10个细胞因子,比如干扰素,发现这是其中最好的,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升抗癌效果,而西方科学家在OVGene方面只强调了GM-CSF的例证。我们不仅强调GM-CSF的免疫功能,还强调OV载体的复制功能,除了加一个基因外,还强调可加两个基因,进一步放大其抗癌效果,这就是我们之于西方观点的优越性。

螺旋藻提取物(藻蓝蛋白)作为抗癌“明星”,它 是从蓝藻中分离纯化的一个活性蛋白,稀有的卟啉类色素蛋白,是被国家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藻蓝蛋白能显著减轻肿瘤放射化疗时对人体正常白细胞的伤害,刺激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集落生成,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组织。它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质和良好的生物功效,与蛋白质有相同的性质。藻蓝蛋白其抗炎和抗氧化属性而被人们所认知,这种化合物大量存在于螺旋藻中,全球多项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能力。人们对藻蓝蛋白抗肿瘤的确切机制很感兴趣:它似乎不仅能诱发各种肿瘤细胞凋亡(细胞死亡),还能增强免疫系统,使身体充满强大的抗氧化剂和抗炎性。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分享给那些关心我们和我们关心的人哦,更多实用的科普保健常识,敬请关注海怡康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海怡康”即可;海怡康海水螺旋藻官网:www.haiyikang.com。



上一条:院士谈癌症:听听院士们如何预防癌症(中)
下一条:脖子酸痛?教你一套很有效的颈椎保健操

[返回上一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关于海怡康
产品展示
常见问题
欢迎关注海怡康微信公众号:haiyikang